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杨劲松(浙江)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

2017-05-08 13:04:55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王萌
A-A+

  如果从20世纪第一张抽象绘画的诞生开始,抽象艺术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艺术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相对完备的语言体系和视觉特征。它开拓出了一种不以现实物象(比如风景、人物、静物等客体)为关注对象的新方式。它不是将“眼睛看得见”的“视界内容”作为艺术的终极目标,因此实现了两种根本性的解放,当艺术的关切从“眼前的视界”得以解脱后,首先带来的是将关切的目光“内化”到人类心灵与精神世界的最深处,去面对和探索主体自身的课题,甚至宏观宇宙与微观视象作为一种抽象规律普遍存在的那些“看不见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将其转化为“可视的视界”;另一方面,当艺术家从现实物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作为绘画本体的绘画和作为形式语言自身的媒介方法,成为了艺术家最为直接的探索领域,于是艺术的形式语言、视觉结构、物质方法开始成为艺术探索的独立内容,展现出了一个被释放出来的新境界。也许“抽象”的诞生及其发展为人类视觉艺术所带来的远不止这些,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抽象”作为一种艺术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具有自身历史和理论基础的特定领域,形成了由众多的艺术家和受众所组成的艺术生态。

迟群 《七条蓝线》深灰 200cmx150cm 2015-2017 布面油画

刘刚装置作品

马永强 飞沙2015-2 布面综合材料 120x240cm 2014-2015年

  在当下,抽象艺术也面临了它自身以及在整个艺术世界中的新问题。在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时代,奠定了许多抽象的基础,冷抽象和热抽象也一度被艺术史学者们作为划分抽象艺术类型的二元论,在形式的语言、构成的风格、精神的形态等不同问题上基奠了抽象的基本法则。然而这些历史上的划归很难完全解释今天艺术家们的实践。如果关注今天的艺术现场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抽象艺术”与后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观念艺术”在今天的艺术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抽象性”和“观念性”在视觉上的流量变线,形成了一种“非形象”的视觉类型,而另一种艺术则是依靠“形象”为方式的艺术。这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也就是在整个艺术的视觉形态中,一类作品“以形象为方式”在不同观念和区间的界面中运行,形成了“形象的运行”;另一类作品的生效方式则不再以“建构和运行形象”为方式,作品在“非形象”的视觉系统中依然有效运行,形成了“运行中的‘非形象’”的艺术现象。在这里,“运行中的‘非形象’”由历史上延续发展至今的“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中那些“不以形象为方式”的艺术类型为基础,发生了此刻的一种“相遇”和“相交”(此类问题在即将出版的《运行中的“非形象”》一书中有详细的阐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不以形象为方式”,“非形象”可以继续分解为“抽象性非形象”和“观念性非形象”两类。这两类“非形象”在今天的当代艺术系统中,在方法论的不同层级有相互的渗透和交互,这是在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个案进行不同理解的基本问题。“抽象”这个概念在今天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新问题,它既与历史法统上的合法性来源相连而与今天的艺术家实践有关,但似乎这个概念及其内涵又很难解释今天艺术现象的新问题,导致一种概念的无奈。“非形象”这个概念不是对“抽象”概念的反叛和否定,而是随着客观艺术实践和线索的“相交性”发生的艺术形态层面的发展,是伴随今天艺术的“发生”体现在此刻的一个有启迪意义的视觉解释。如果从一种建设性的方式看,这两个具有相关性的概念可以互动起来,在艺术家的实践中形成相互的激发和确证。这仍是需要不断认识的问题。

顾黎明 《山水赋》之二十二 150×93cm  卡纸上色粉笔、水彩、铅笔及蜡纸拼贴等 2015年

  要理解由众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构成的广义的“抽象视界”,需要进入不同“个案”的内在,去理解艺术家创作的个体方式,因此在形态多样化、发展交互性的当下现场,需要更多的目光进入这个正在发生的“视界”内部,本次由谢儒杰先生策展的“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从“语汇”的个案到“视界”的整体,为我们呈现了38位艺术家们以多维度的视觉方式展开的38个实践范例。本次展览抓住语言和语汇的个体性,提出了“语言逻辑”和“视觉思辨”两个具体问题,拉开了一个抽象艺术的叙述维度,邀请并介绍了杨劲松、傅文俊、孟禄丁、顾黎明、刘刚、何癸锐、马永强、汤志义、田卫、庄卫美、王豪、宋昱霖、迟群、廖建华、彭博、刘景弘、唐明伟、朱佩鸿、谢儒杰以及谭根雄、王璜生、王易罡、主玛于江、朱岚、冯放、张朝晖、陈思源、吕山川、杨洋、了了、张红梅、张子卉、韩祺、栗子、康文峰、赵露、王南诒、尹乔英子正在进行的个人实践。可以说,每位艺术家在自身的作品中都形成了一种个体化的抽象方式,提供了一种切入“非形象”艺术的视角。相信通过这些作品和这个展览,我们能够从策展人所提出的“语汇”的最基本方位中找到每个关注者不同的体验方式和问题角度,而“语汇”或许是本次进入这一艺术领域的最好方式,让观看者看到抽象语汇的不同方式。此次展览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也是在成都和西南地区第一次以较大规模介绍抽象类的艺术现状,为西南的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界带来了一次关注“抽象和非形象”艺术问题的机会,相信这次展览将为当地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学思考,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开始!

  祝展览圆满成功!

  王萌(艺术批评家、知名策展人)

  2017年4月13日于北京

  学术指导:王萌

  策展人:谢儒杰

  展览地点:四川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7日—5月23日

  参展艺术家:

  语言逻辑:杨劲松、傅文俊、孟禄丁、顾黎明、刘刚、何癸锐、马永强、汤志义、田卫、庄卫美、王豪、宋昱霖、迟群、廖建华、彭博、刘景弘、唐明伟、朱佩鸿、谢儒杰

  视觉思辨:谭根雄、王璜生、王易罡、主玛于江、朱岚、冯放、张朝晖、陈思源、吕山川、杨洋、了了、张红梅、张子卉、韩祺、栗子、康文峰、赵露、王南诒、尹乔英子

  参展作品图片(部分):

何癸锐 《心迹》系列之烙印42 综合材料 40X35cm 2017

了了《椎拓地形图》之二 水墨、白墨、宣纸 140x160cm 2016

栗子 2014 《沉浮》 布面综合材料 30cmx30cm 2016

廖建华《LJH161116》 2016年  布面丙烯  150X150cm

刘景弘 《证悟.蓝No.16》 140x100cm 布面油画 2016

吕山川作品

冯放 《立春》2013 170×122cm 综合材料

主玛于江 《山水所有制No9》 亚克力、沙土、油彩 200x250cm 2017

彭博 《空景》 布面油画 145x99.5cm 2015-2016年

宋昱霖《十八拍——红爪》2013 布面丙烯 155X120cm

谭根雄 《紫禁城9》 100x120 2011年 综合材料

汤志义 《潜行》 大漆,瓦灰,橡胶 153X121cm 2015年

杨洋《秋水》180cmx98cm 综合材料 2016年

杨洋《秋水》180cmx98cm 综合材料 2016年

唐明伟 《两段弧线》 布面油画 120cmX120cm 2014

田卫 2015 《顷之》之一 97×97cm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王豪 《寂 NO.73》72X49cm 水泥综合材料 2016

王璜生 《箴象》 123x123cm 2017年

王易罡 《s39号》 2017年 抽象作品  170x120cm

谢儒杰 《格局》系列 迷局二 90×120cm 油画 2011年

杨劲松 《涂抹》系列 110x11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5年

尹乔英子《叠》系列 102x165cm 2016

张朝晖 《光能》69x85cm 2016 宣纸水墨

朱岚 《升》181X97cm 2015

朱佩鸿 《我的空间-绿洲 2017-1》 50cm×120cm 布面丙烯 2017

庄卫美《连续的风景》密度板丙烯 100x120 2016

孟禄丁  《元速》 机器造型 布面丙烯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杨劲松(浙江)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